招生:
免费为0-17岁智障(弱智)、孤独症(自闭症)、残障儿童提供康复服务。为残疾人士提供托养服务。
招聘:
常年招聘具有爱心和事业心并掌握特教、幼教及康复、卫生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士认知,各高校...

青州市仁爱儿童康复中心
18853610836(办公)
15169686121(杨老师)
地址:青州市王府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南邻(残疾人康复中心院内)
网址:www.qzetkf.cn
邮编:262500
  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康复训练 - 智障儿童康复 -

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
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
 

康复训练原则是根据康复目的和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,是在康复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。康复训练原则应贯穿于各项训练之中,它对制定康复目标,设计康复训练方案,康复训练措施和使用的训练器械,确定训练方法以及所采用的训练组织形式都具有指导作用。训练是康复的基本途径。在训练活动中都应坚持五个原则:

一、坚持##发展,补偿缺陷的原则

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,回归社会主流,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目的,要求我们不仅在大脑缺陷方面进行补偿训练:还要在身心、智能方面进行开发训练;也要在品格、修养方面进行养成训练:更要在生活自理、职前教育方面进行培训练,使其获得##发展。

二、坚持系统性,渐进性原则

通过训练,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,身心协调动作的能力,增加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、综合调节锻炼活动的,以促进大脑机能的补偿。因此对智障儿童训练,必须坚持系统性、渐进性原则,才能达到补偿的作用。

三、持因人实施原则

康复训练的实质是大脑缺陷补偿活动。每位智障儿童大脑损伤的部位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不同,因此对不同的智障儿童还必须有针对性,量力性训练,坚持因人施训的原则。

四、坚持强化性原则

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智障儿童的##神经活动过程。大脑皮层有兴奋消退快、保护性抑制、定向反射弱的特点。因此要坚持强化性原则,以扩大兴奋点,建立新的神经通路。

五、注意游戏性、趣味性的原则

训练在游戏中,激发智障儿童,主动性。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,乐在其中。

上一条:智力残疾(障碍)分级标准
下一条:早期干预与系统康复训练
 
青州市仁爱儿童康复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兆通科技 备案号:鲁ICP备2021033334号-1
联系人:杨老师 手机:18853610836 地址:青州市王府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南邻(残疾人康复中心院内) 网址:www.qzetkf.cn

鲁公网安备 3707810200179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