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性瘫痪(简称脑瘫),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疾病,据统计,我国脑瘫的发生率为1.86‰。它是指患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,大脑在尚未成熟阶段受到了损伤,而出现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。
脑瘫的主要症状有:
1、肌张力高
肌张力亢进可致姿势异常,往往是婴儿肌张力高的典型表现,肌张力高对患者危害很大,患儿更易激惹,闻声惊吓,持续哭叫,入睡困难,肌张力高的患儿下肢伸直、内收交叉,呈剪刀状。
2、运动障碍
表现为手、脚动作稍显得不灵活或笨拙,严重的脑瘫患者,则是双手不会抓东西,双脚不会行走,有的脑瘫患者甚至不会翻身,不会坐起,不会站立,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等等症状。
3、姿势障碍
表现为姿势异常,稳定性差,在运动和静止时,常会表现出姿势别扭,两侧不对称。患儿静止时可出现紧张性颈反射姿势、四肢强直姿势、角弓反张姿势、偏瘫姿势等。
4、发育障碍
一部分轻型脑瘫儿童生长发育可以基本或接近正常,但大多数的脑瘫儿童都比同年龄的正常孩子个子长得矮小,生长发育显得落后。脑瘫儿童往往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存在困难,且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,语言表达困难。
5、智力障碍
据调查,在所有的脑瘫儿童中,智力正常的孩子约有1/4,智力轻度、中度不足的约占1/2,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有1/4。因此,智力障碍也是脑瘫患儿的重要表现。
|